
往年仲夏,我都去荷塘區看荷。今年,我和幾個老友換了個地方,來到淥口區朱亭鎮的高福村和龍形村,去看這里近兩年種植的新荷。
我的記憶里,這里過去是水田,大丘小丘的田塊和大小不一的水塘以及大小溝渠交織在一起。這下一概都不見了,成了荷的天下。在這一望無際的碧波上,荷花開得歡天喜地:高高矮矮,大大小小,你不推我不擠,從容淡定,一瓣一瓣慢慢地釋放自己的深情,展現自己的神韻。你看那紅的像不像紅粉佳人,巧笑盈盈;那白的像不像白衣書生,不急不躁,如內斂的智者。他們個個內心熾烈,心懷美好。
?
這是夏季荷花開得最旺盛時,才獨有的景致。此刻,平時酷愛古詩詞的老宋竟吟誦起了元代何中的七律《荷花》:“曲沼芙蓉映竹嘉,綠紅相椅擁云霞。生來不得東風力,終作熏風第一花。”喝墨水不少的老李也不甘示弱, 立馬吟誦一副嵌聯:“高福荷花艷,風情萬種;龍形曲徑幽,禪意千般。”博得大伙一陣掌聲。我雖肚里無貨,但心中有數,將隨身帶的學習筆記本中他人寫的《愛蓮賦》選念了一段:“千葉田田翠蓋,萬株苒苒紅綃。風剪青蓮綠影,波蕩含苞花梢。文人美譽,濂溪卷里三分雅;墨客揮毫,可染池中一點嬌。”
大伙不滿足于只在公路旁觀賞,便下到荷田的小徑往荷田中走去,還不時蹲下身子,雙手伸進田里攪動水草。誰知這一小小動作,竟驚動了水草中的小魚,一尾兩尾……搖頭晃惱,在水草中嬉戲,時而扎堆,時而擺出龍門陣,甚是惹人喜愛。此情此景觸發了老徐的記憶。他慢條斯理地將漢樂府《江南》背誦出來:“江南可采蓮,蓮葉何田田。魚戲蓮葉間。魚戲蓮葉東,魚戲蓮葉西,魚戲蓮葉南,魚戲蓮葉北。”這寥寥數語,全盤托出了小魚與水、與草、與蓮共生共長,和衷共濟的甜蜜與美好,耐人尋味,令人思索......
雖然很快就到了中午時分,但大伙賞荷意猶未盡。我們決定午后繼續觀賞。不到下午兩點,突然下起了大雨,趕走了熱浪。天空清亮了,陣風吹來,荷田掀起滾滾碧波;陣風過后,一塊塊翡翠嵌在平靜的水面,那朵朵蓮花卻緊緊依偎著荷葉,個個緊握小拳頭,高高舉起,讓水紅點綴其中;在陽光照耀下,五光十色,更加嫵媚宜人。
荷盡管纖嫩,卻有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”的圣潔,凸顯生命的高貴與頑強。難以想象,她掙扎于泥潭中的根如何孕育出蓮花的恬怡、蓮葉的篤定、蓮篷的厚實、蓮子的內斂、蓮心的蓄韻,蓮藕的直白?
荷的這種魅力,可以穿透時空,浸潤萬物,人們怎能不為其心動?所以,一到夏天,只要荷的訊息一來,人們就三五結伴去看荷。此時,只要你與荷對視,你的心,就不知不覺被什么撥動;你的眼,也就慢慢清澈明亮,平日的紛紜蕪雜,都化作單純。
我喜歡看荷,因為荷能包容我的情緒,澄澈我的心境。看荷,心靈受洗禮,思想獲升華,更加懂得恪守忠誠樸實的信念,不忘最初的信仰,不改初衷的要義。活著,要像荷一樣,猶如蓮花不著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。歲月崢嶸一回首,茫茫心海過千帆。
責編:周媛
二審:唐劍華 終審:夏義鳳
來源:株洲高新區(天元區)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
分享到